原址為華陀醫院,並於1922-1923年間改建為四層高唐樓,屬一級歷史建築。其建築特色包括磚砌的承重主力牆、木造樓板及樓梯、懸臂式露台、木製門窗與傳統店面等。1978年,政府收回72-74號的業權,而74A業權部份則於2009年經香港房屋協會收購後歸還政府。藍屋外牆原是掃上白色灰水,至1997年政府把水務署用剩的藍色油漆翻新其外牆,「藍屋」因此得名。由於當時74A仍屬私人物業,故一直保留原色。經過社區商討,復修工程決定保留74A未被上漆的灰白色作原貌展示。藍屋屬基層住屋,地舖用作小商店如酒莊、士多及跌打館等,樓上部份單位亦曾用作學校及商會,多年來承載庶民生活文化及唐樓對多元用途的包容。建築群內大部份居民在此生活近半個世紀,是區內唯一仍然保留了完整社區網絡的戰前唐樓。為保存藍屋舊日的生活痕跡,74號3樓一個單位保留了原來的板間房陳設作展示用途,公眾可透過香港故事館舉辦的藍屋建築群導賞團入內參觀。
成立於1867年的「華陀醫院」落戶於石水渠街的新發展華人社區。醫院經費主要由民眾及商戶資助,並聘請醫師為病者提供廉價診治服務。隨著「東華醫院」於1870年成立,「華陀醫院」作用開始減退並於1886年停辦,原址繼續供奉神醫華佗 (佗為正字)。1920年代「華陀廟」拆卸改建成唐樓。舊有的石造匾額、對聯及一對福鼠雕塑得以保留,並重置在建築物外牆上,廟宇則被重置於石水渠街72號地舖,至約1950年代停止營運。至1950年代,由黃飛鴻徒弟林世榮的姪兒林祖將林世榮健身(學)院遷移至「華陀廟」現址,以教授少林洪拳及主治跌打骨科。1960年代由兒子林鎮顯醫師接手經營,繼由妻子陸麗燕師父營運至今。
藍屋72A號地舖前身為「廣和號」雜貨店,以售賣糧油雜貨為主,經營至1980年代為止。復修後藍屋72A號地舖為「香港故事館」(前身為「灣仔民間生活館」)。「香港故事館」以「從民間出發 ‧ 匯多元文化」為宗旨,透過民眾參與及連結不同的合作伙伴,舉辦多元化的社區文化活動,包括展覽、工作坊、社區導賞等,推廣本土文化特色。「香港故事館」同時舉辦社區文化藝術活動,如電影放映、音樂會等,期望活化社區,並作為社區平台,促進社區互動交流。
藍屋74號地舖前身為「聯興酒莊」,主要售賣火水、生油、米酒等,至1980年代結業。復修後,藍屋74號地舖用作社會企業 - 「時間關係」甜品店。藍屋建築群設兩間社會企業,分別位於藍屋及橙屋的「時間關係」甜品店及「本地薑」素食店,以提倡天然健康的飲食文化,支持本地生產及生態種植,同時製造社區就業。希望來光顧的客人,可品嘗到美食之餘,亦重新聯繫區內小店與街坊。
藍屋74號A 地舖本為一雜貨店,戰後改為住宅,並由姓任家庭居住超過半世紀。修復單位保存了當年「前店後居」的格局。室內空間以中央的神樓間隔,神樓後方建有木製閣樓作起居用途,樓下為客飯廳,以木梯上落。復修後,藍屋74號地舖用作社會企業 - 「土作坊」。
藍屋74號3樓為藍屋建築群的修復展示單位。單位曾為「鮮魚商會」物業,作為行業的會所及議事場地,為會員提供耍樂用途的混凝土造桌椅今仍存於天台位置。這種混合用途的唐樓在昔日香港比比皆是,藍屋72號1樓和2至3樓戰前更分別作為「鏡涵義學」及「一中書院」校址,至戰後回復住宅用途。
戰後人口膨脹,房屋供不應求,因此不少業主把單位分租。此單位保存了昔日的「板間房」、「閣仔」、「牀位」,反映昔日草根階層擠迫的生活空間,也是藍屋修復前的寫照。
建於1920年代,屬三級歷史建築。由兩組左右對稱的屋宇組成,中間以一條木製樓梯上落。黃屋混合中西式建築風格,西式設計主要有立面 (正面) 的幾何圖案及山牆 (側面)上的三角楣裝飾,中式設計則有中式雙筒雙瓦屋頂及木製趟攏門店面,用作適應本地氣候與展現工藝。修復工程回復了黃屋三個主立面的戰前風貌,包括重塑立面上的幾何圖案裝飾及傳統木窗設計、修復中式瓦屋頂及舊店面原貌等。
黃屋6號至8號地舖為相連設計,中間界牆亦保留了相通門道。修復工程復原店舖立面,包括保存一對舊木門及木柱支撐。復修後的黃屋6至8號地舖用作「時分天地公所」 - 以人盡其才、物盡其用、地盡其利為宗旨的社區聚腳點。透過社區貨幣 - 「時分劵」的交換,促進社區互助及交流,同時透過二手物及服務交換、墟市等,善用社區資源,並提倡環保意識。
黃屋的瓦屋頂融入傳統及本土設計,屋頂運用木椽子承托,並由兩層中式紅板瓦及筒瓦蓋成,這種雙層設計兼備防水與隔熱功能。屋頂修復工作包括更換受損木結構及重鋪瓦面層以回復舊貌。工作人員保留原好的瓦片重用,而新瓦則蓋上製造年份(2014年)識別,鋪砌瓦片時亦使用傳統瓦拔作勾釘鞏固。屋脊及垂脊交接部份均附設鉛片,加強了瓦面的防水功能。
建於1957年,為現代四層高混凝土結構,外牆上直橫突出的「鰭片」裝飾用作增強外牆立體感,同時為窗戶提供保護。三樓主立面設計稍向後移以確保街道日光不被阻擋。橙屋門口及樓梯扶手飾有水磨石批盪,耐用美觀。
原址為三幢戰前樓房,於戰後被拆卸,樓房痕跡僅存於橙屋外牆上。復修工程重鋪空地,並增設長椅,期望為街坊提供休憩用地,加強社區連繫。
復修後的建築群加建電梯及遊廊,串聯藍、黃、橙屋三棟獨立建築及建築群內的居民,以造就居民間的互動、交集。遊廊同時讓參觀人士近距離欣賞建築物的細節,感受建築群的生活氣息。
復修後的藍屋建築群保留20個住宅單位,8個讓原來租客繼續居住,另外12個用來招募熱愛社區生活,願意分享生活經驗與技能,以及實踐共同管理目標的好鄰居,長遠為「We嘩藍屋計劃」注入力量和生氣。